妖怪煉成陣
Advertisement

傳奇是源自中國的一種文學體裁。

概述[]

在我國文學史上,通常稱唐人短篇文言文小說為「傳奇」。最早用「傳奇」作小說集名稱的,是中晚唐時期的作家裴鉶;但把小說叫作傳奇,倒不是裴鉶的發明,而是人們根據這種小說記述奇行異事的特點,約定俗成的一種名稱。

元稹的《鶯鶯傳》,原名就叫「傳奇」。不過在中唐以前,文壇崇尚詩文,小說這類文字,篇幅較長,寫得委婉曲折,又有一些虛構戲謔的成分,不為正統文人所重視,輕蔑地稱它為「傳奇」,以示與高雅的古文作區別罷了。其實,唐代古文大家韓愈,就曾寫過「傳奇體」的《毛穎傳》,柳宗元也寫過《河間婦傳》、《段太尉逸事狀》之類的作品。雖然有人嘲諷這類作品是「無實駁雜之說,但韓愈卻公然把孔夫子「猶有所戲」拿出來作擋箭牌,認為創作常有戲謔性的「駁雜之說」,也無害於儒家之道;柳宗元更把《毛穎傳》推崇備至,而駁斥了批評者。

隨著傳奇小說創作的繁榮,「傳奇」的名稱也就應運而生了。

在明朝以前,傳奇是半歷史性的故事,講述英雄事跡,風俗習慣等。在傳奇中也經常摻雜有一些神話,這種類型的傳奇在唐朝最為興盛,固有唐人傳奇之稱,這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出現完整結構的小說。

元明以後傳奇變為一種繼承自元曲的戲曲,又稱南曲。

明清傳奇段落自由,以「齣」為單位,通常在三十至五十齣之間。明清傳奇亦有類似楔子的架構,稱為「家門大意」或「副末開場」,固定於第一齣中作為報幕性質,與劇情關聯不大。

明清傳奇以南曲為主,間用北曲(北隻曲、北套曲、南北合套),一齣不限一套,可換宮調,且不限一宮調,韻腳可改換。曲牌連套分引子、 過曲及尾聲。明清傳奇全部角色皆可唱,亦可輪唱或合唱,變化較元雜劇大。

Advertisement